Loading... # 国考申论最新变化 略 # 历年国考真题分析 略 # 申论作答流程 ## 审题:看透题目再作答 审清题意是作答的前提和基础。作答要求明确了要做什么,怎么做。 ### 审清作答任务 1. 作答对象<br>明确作答对象,这样才能使提取的要点更具针对针对性和准确性,注意有时作答对象不止一个。<br>例:对Z市人行道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解决建议。此题的作答对象既有人行道存在的问题,又有解决建议。在这种情况下,考生就要分两问作答。 2. 题目类型<br>根据作答任务,我们可以明确题目类型。 1. 归纳概括题<br>要求归纳/概括/总结/概述XX 2. 综合分析题<br>要求谈谈对XX的理解/看法/启示等。 3. 提出对策题<br>要求针对XX提出解决措施/对策/建议等。 4. 贯彻执行题<br>要求写通知/讲话稿/倡议书/公开信/短评等文书。 5. 申发论述题<br>要求写作文章 ### 审清限定条件 #### 作答范围 | 常见表述 | 作答范围 | | --- | --- | | 根据/依据/阅读给定资料X | 作答范围即“给定资料X”,无须阅读其他材料。 | | 结合给定资料X | 指定的“给定资料X”是重点阅读范围,同时还要通读其他材料。 | | 给定资料X提到/说道/写道 | 同上 | | 针对给定资料X中的XX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 同上 | | 题目出现具体事例 | 作答范围一般为具体事例所在材料 | | 未给出材料范围 | 围绕作答对象判断作答范围,根据与其相关的材料作答 | #### 内容要求 在具体题型的讲解中会详细介绍 #### 格式要求 题目有时会对标题、称谓、等格式作出要求 #### 作答字数 10%的标准,不超过XXX要写到XXX-0.9XXX,XXX左右为0.9XXX - 1.1 XXX ## 找点:读懂材料有方法 ### 直接概括 理论上申论就是抄材料,但怎么抄是门学问。直接概括就是准确摘抄材料要点的阅读方法。 #### 定位关键词句 1. 关键词<br>关键词是材料中与作答密切相关的词语。常见的关键词有五类:问题词、原因词、影响词、对策词、关联词。 1. 问题词<br>问题是申论的常考要素之一,主要负面的社会现象、不良的事件状态等。申论材料中有时会出现一些较为**明显并且容易阅读的问题词**,如问题、困难、难题、不足、弊端、缺失、瓶颈、落后、症结等。 2. 原因词<br>导致事实产生的因素,就是我们所寻找的原因要点。包含原因的材料通常会出现原因、因为、由于本质上、实际上、事实上、由…导致的、主要归因于等较为明显的关键词 3. 影响词<br>申论材料中通常会出现一些明显的提示影响的词语,有利于、有助于、促进、推动、不利于、引发、导致、造成、更。 4. 对策词<br>对策是指解决某种问题的**建议、意见、思路、方法、措施**等。 5. 关联词<br>关联词在材料中出现,往往提示我们要注重材料的逻辑关系,有助于我们对要点的主次进行判断,是申论阅读材料、提取要点的重要辅助。 2. 关键句<br> 在阅读材料时,需要关注一些能够表达段落核心思路的句子,以更好地判断每一段材料的核心主旨。我们需要关注的句子主要有段首句、段尾句、段中心句。 1. 段首句<br>判断段首句的依据: 1. 首句是否用冒号引出正文。 2. 首句是否引出事例,**后方是否存在“例如、如”等词**。 3. 首句和后面的内容在逻辑上是否为部分结构。 2. 段尾句<br>判断段尾句的依据 1. 尾句之前是否使用了表示列举未尽的省略号。 2. 尾句中是否存在表总结的词和短语,如“总之”“由此可见”等 3. 前方内容和尾句在逻辑上是否为分总结构。 3. **段中心句**<br> 1. 段落形式是否体现为“数据材料+中心句+数据材料(事例)”。 2. 段落中间是否存在表重点强调的词,如转折词“但是、却、然而”等,观点词“有人说、…认为“等,重点词”本质、核心、关键“等。 3. 作为是否为承上启下。 #### 缩写要点信息 将关键词句标示出来之后,我们能大致确定要点所在位置,接下来可通过缩写句子得到要点。在缩写句子时需注意:**缩写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缩写后的句子仍需符合语法要求**。 1. 保留主干,略去修饰<br>找出句子的主干部分(通常为主谓宾),然后再逐一删去前后的修饰性语言。 2. 原词呈现,调整词序<br>阅卷采用采点给分的原则,这个”点“的判断标准就是是否有材料中关键句子的原词。缩写句子时我们需要在不改变愿意的前提下,适当调整词序,构成简短的单句要点。 ### 综合概括 1. 本质归纳<br>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个别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的概念。在本质归纳时忽略个别事物的特殊细节,将这一类事物的概括共同特征概括出来,以形成普遍认识。 2. 推导<br>申论题目有时要求提出对策,但材料中没有,这时需要我们由问题或原因来反射推导出对策要点。 ## 加工:整合要点成答案 对要点进行多方面加工,以满足从逻辑到形式的作答要求。 ### 合并加工 1. 同义合并<br>将含义相同或相近的要点进行合并。考生同义合并的意识,在形成答案前先整理要点。<br>“实现职能整合”“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Rightarrow $ “实现职能资源整合”。 2. 同范围合并<br>将所属范围相同的要点进行合并。当题目中出现“有条理”“层次分明”等要求时,考生在完成同义合并后,通常还需要进行二次归纳,将要点按照所属范围进行分类整理,以形成最终答案。<br>常见的范围划分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思想、制度、监督”等等。 3. 同主体合并<br>也是在完成同义合并后,对要点进行二次归纳。区别在于归纳原则不同,同主体合并法需按照要点的呈现主体进行分类整理。 同范围合并没有看懂 ### 逻辑加工 1. 整体答案的逻辑加工<br>当题目的限定条件中出现“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等表述,或是要点之间存在某种联系时,为符合题目要求,还需对答案整体进行逻辑加工。常见逻辑结构有“总—分—总”和“总—分”两种逻辑。具体对不同题型有: 1. 归纳概括题和提出对策题。<br>如果题目有明确要求或材料有直接总结的句子,就要按照“总—分”逻辑加工,即总领句点明作答的整体方向或主体部分要点将从哪几个层面展开,然后各个部分分别论述。或者,就直接罗列要点即可,不必考虑整体逻辑。 2. 综合分析题和申发论述题。<br>一般都按照“总—分—总”逻辑加工。表述形式一般为:“提出观点—多角度分析—作出结论或提出对策”和“开头—主体—结尾”。 3. 贯彻执行题。<br>根据不同的议程,按照“总—分”或“总—分—总”的逻辑加工。 2. 部分答案的逻辑加工<br>具体内容部分可能并列、递进、转折、等逻辑进行加工。比如,在罗列每一条答案的过程中,为了凸显“层次分明”,让阅卷者一眼就能看出答案核心,可以提取每条答案要点的核心内容作为主旨句(即核心关键词)进行前置。<br>示例:第一,**推出体验项目**。以本地文化为依托,设计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集参与性、互动性、体验性于一体的品牌产品,现场指导学生动手体验,并留下纪念。 ### 格式加工 格式加工是针对贯彻执行题来说的,有些题目会要求“格式正确”。 ![格式示例](https://lolisis.com/usr/uploads/2023/01/2028782355.webp) 标题,有时可以省去一两项,但文种不能省去 <div class="panel panel-default collapse-panel box-shadow-wrap-lg"><div class="panel-heading panel-collapse" data-toggle="collapse" data-target="#collapse-1f31095b233d89c37231a5efd1e1d44981" aria-expanded="true"><div class="accordion-toggle"><span style="">落款具体要求</span> <i class="pull-right fontello icon-fw fontello-angle-right"></i> </div> </div> <div class="panel-body collapse-panel-body"> <div id="collapse-1f31095b233d89c37231a5efd1e1d44981" class="collapse collapse-content"><p></p> ![2023-01-20-21-12-43.webp](https://lolisis.com/usr/uploads/2023/01/3132897927.webp) ![2023-01-20-21-12-15.webp](https://lolisis.com/usr/uploads/2023/01/1812255101.webp) <p></p></div></div></div> ### 语言加工 针对部分贯彻执行题以及申发论述题。 一般来说,申论语言做到严肃、规范即可。但在部分题型遗传以受到作答身份受文对象的限制。比如面向社会大众,除了规范之外,还需要贴合群众,或平实质朴、通俗易懂,或生动活泼、有感染力。 ### 字数加工 1. 缩减字数 1. 删繁就简,注意不能为了删减字数修改固定搭配。 2. 探询替换,比如不强替换为弱。 2. 扩充字数<br>扩充字数前,确定是否遗漏了要点,可回到材料仔细阅读。拿不准的要点也可以适当补充进来,写满字数再说。 1. 丰富细节表述<br>可依据生活经验,对要点进行细节性扩充。如要点为“提供资金保障”,可扩充内容为“向地方政府申请财政补贴,同时引入社会资本”。 2. 丰富主题阐释<br>此方法主要应用于贯彻执行题和申发论述题。比如引入名人名言,政策理论等。 # 归纳概括题 ## 题型介绍 ### 题型分类 1. 归纳概括明确要素<br>要概括的对象往往包含多个要点,建议分条表述,如果字数允许,最好从每条要点中提取关键词,写出简短的总结句(即主旨句),再加以描述,增加作答的条理性。 2. 归纳概括模糊要素<br>指需要概括的对象不好界定,无法通过审题判断所要概括的具体内容,如果概括主要内容、概括变化、概括发展过程等。 ### 核心要求 1. 全面 1. 对象齐全 2. 要点齐全 2. 准确 1. 准确理解题意<br>准确理解题意,即审题时注意不要随意放大或缩小概括对象。如果题目要求指出“转型期青年人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作答时就不能将问题范围扩大到“转型期民众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2. 准确概括要点 3. 有条理/条理清晰<br>一般情况只要将找到的不同要点用序次语逐条罗列。但如果题目有明确要求或材料有直接总结的兔子,作答时就要按照“总——分”进行加工,可采用“总括句+具体内容”的形式。 ## 技巧强化 ### 归纳概括明确要素 常见的明确要素有:做法、问题、原因、影响、特点。 1. 做法<br>需要重点关注语句中的动词,从而得到要点。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抓住互联网发展机遇,了解用户需求等。缩写或者综合概括这些动词引领的语句,再进行加工整合使其表述击落,即可形成答案。 2. 问题<br>题干通常有“问题”“困难”“难题”“短板”“问题的表现”等。 3. 原因<br>包含原因的材料常以原因类、结果类、关系类等词语提示要点。 4. 影响<br>明确影响性质、涉及主体、领域。<br>一些表作用,效果的内容会以客观描述,人物对话等形式出现,需要加以归纳,或者材料会采用时间对比,正反对比等方式,由负面问题反衬正面效果,由过去不足反衬现在成效。 5. 特点<br>作答概括特点类试题,需要从材料中寻找某一事物或人物的独特之处。这些事物或人物的特点,常以的形式出现在材料中,多数无法直接提取,而需要进行综合概括,作答难度较大。 ### 归纳概括模糊要素 1. 变化<br>变化,是一种动态过程,需要通过对过去和现在进行对比来体现。 2. 流程 1. 事物发展阶段<br>事物发展阶段通常要经历“起始—上升—鼎盛—衰微—消亡”五个阶段。申论考试一般都是起始到鼎盛。 2. 工作流程<br>通常包括前期准备,中期实施,后期收尾。 # 综合分析题 ## 题型介绍 ### 题型分类 1. 解释分析<br>对给定资料中出现的特定词语或句子进行理解各阐释,得出概念的含义或者分析本质等。<br>解释分析题的一般特征: 1. 对象要么是一个或多个词语,要么是一句话,作答时就全面解释,不可有遗漏。 2. 要求解释的语句往往内涵丰富,考生可以结合材料,先确定给定词句的本质含义,然后进行多角度分析。 2. 评论分析<br>针对材料中出现的社会现象,观点进行评论。 1. 作答任务通常是对某一现象或观点发表看法。 2. 分析的现象或者观点均来自材料,作答此类题目需要回到材料,全面把握评论对象所涉及的权威表述、不同观点、原因、影响、结论等,再进行针对性的评论。 3. 启示分析<br> 1. 要求分析的案例可能是一个或者多个,如果是多个,要根据题目要求考虑要合并还是分别罗列启示。 ### 核心要求 1. 观点明确<br>观点不明确主要表现为: 1. 没有进行优劣好坏等判断或赞同反对等表态,只是描述分析对象。 2. 表态不及时,在整篇答案的中间或者未尾才给出观点。 2. 条理清晰 1. 逻辑思维<br>根据具体情况,答案可按照“总—分”“总—分—总”“宏观—微观”“总体—具体”“提出观点—多角度分析—作出结论或提出对策”或者时间顺序等进行组织。 2. 语言组织<br>使用能够区分层次的词语:“首先、其次、再次、最后”“一是、二是、三是”“一方面、另一方面” 3. 分析透彻 1. 找准、找全分析对象 2. 合乎整理、符合逻辑 3. 结合材料,不可主观臆断 ## 技更巧强化 ### 解释分析题 1. 提出观点(解释含义)<br>首先要解释词语或句子的本质含义。具体作答时,如果材料中有完整的、深刻的解释,则可以直接提取作为词语或句子的本质含义。如果材料中并没有这样的介绍,就要回到材料找到词语找到句子的出处,结合其前后内容进行理解。 2. 多角度分析<br>在解释完本质含义后,要回到题目给定词句所在的材料位置,从问题、原因、影响、必要性等多个角度去分析。 3. 作出结论或提出对策<br>若给定词句本身仅是对概念的阐述,没有倾向性,材料主要介绍原因、必要性、途径等内容,那么这部分可以进行适当引申,如引申出意义,对给定词句的本质含义作简单的总结。如果相关材料中有明显的措施类要点,或以反映问题为主,那么这部分可以直接引用材料中下面的经验、启示、做法,或从问题、教训等 掇拾合理的举措、作为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的对策。 ### 评论分析题 1. 提出观点(表明价值判断)如果题干中只有一个观点,作答时可以直接表明态度。如果题目中有多个观点或作法,首先要对不同的观点或作法进行概括,然后表明态度。 2. 多角度分析。 3. 作出结论或提出对策<br>可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适当地总结启示或简要提出对策。 ### 启示分析题 先找出经验教训,然后结合实际情况,总结出普遍适用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可行方法 1. 借鉴经验<br>直接的经验借鉴可以直接此乃给定资料中的有的放矢,或是在语言上稍加整理;间接经验的借鉴稍微复杂一些,需要从整合中综合概括出经验蕴含的实质内容,再转化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可为我们所用的思想或举措。 2. 总结教训<br>有些教训可以直接针对问题反推得出,有些教训则需要对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再总结出应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 提出对策题 ## 题型介绍 ### 题型分类 1. 单一型对策<br>单一型对策,指考生根据题干要求直接提出解决措施,此类试题在答案中仅需体现对策,无需概括具体问题、分析原因等。 1. 作答任务只有一个,即提出对策建议。“发现和界定问题”只需在草稿纸上完成,不需要书写在答案中。 2. 题干给出了具体的方向,只要围绕材料分析,就能找到有效措施。 2. 复合型对策<br>需要先概括所择时的问题或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等,再就此提出解决措施。 ### 核心要求 1. 角色意识 1. 题目未设定身份<br>对于题目中没有微分要求的试题,考生要站在政府的角度,从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宣传手段等方面提出解决措施。 2. 题目设定身份<br>部分对策题会在题目中要求考生以某种身份作答。例如,题目设定作答身份为某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作答任务是“提出推动街道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思路”,那么在提出思路时就必须符合这一身份限定。 2. 有针对性 3. 切实可行:切合实际,措施具体 ## 技巧强化 ### 单一型对策 1. 提取要点 1. 直接对策<br>有的材料会直接谈到解决问题的对策、意见、思路、办法等。例如,在“某某领导建议”“某某专家认为”“某某负责人表示”等语句后面往往会有一些对策表述。此外,当“应该”“务必”“可通过”“希望”“需要”等标志性词语出现时,后面也可能跟着相应的对策。 2. 间接对策<br>材料有时会反映一些具体的问题,揭示问题产生的内在原因,介绍一些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需要考生根据材料捉的各类信息,推出对策要点。 1. 根据问题、原因推出对策<br>材料中往往会存在许多要解决的问题,题干有时也会抛出一个明确的问题,在材料中隐含导致问题的原因。反射推导出对策。 2. 根据经验,教训得到对策<br>有些材料中会介绍国内外的成功经验,需要考生从中总结对策。 2. 加工要点<br>在单一型对策题中,答案基本都是升旗类要点,在加工时可参考如下形式:<br>单第对策:主旨句+具体阐述(主体+手段+目的) 1. 主旨句指位于单条对策最前端的概括性句子,其作用为高度概括答案要点,方便阅卷者快速提取答案信息。 2. 在加工单条对策时,主体和目的不是必须具备的,但手段必须要有且须切实可行。 ### 复合型对策 1. 提取要点<br>除提出对策外,还需要概括问题或原因等,且对于问题或原因等的表述体现在答案之中。 2. 加工要点<br>复合型对策一般都有条理方面的要求,因此在作答时,要在加工单条对策的基础上,进行整体加工,将作答任务分开表述。<br>根据材料概括出的问题或原因等在对策中必须给予解决,提出的对策也一定要针对材料啵分析出现的问题。 ![2023-01-23-12-15-07.webp](https://lolisis.com/usr/uploads/2023/01/1139624260.webp) ### 常见对策积累 1. 思想层面: 1. 主旨句关键词:宣传教育/宣传引导 2. 主体:依材料而定。 3. 手段:培养树立宣传典型/组织集中学习播放宣传片/利用互联网、新媒体、“三微一端”(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方式宣传等。 4. 目的:转变观念/树立观念和意识/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5. 对策呈现:加强宣传教育。宣传部门通过“三微一端”等方式宣传电信诈骗的典型安全,提高傍人门户的防诈骗意识。 2. 制度层面: 1. 主旨句关键词:完善体制机制/完善相关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完善法律法规 2. 主体:人大、主管部门。 3. 手段:健全属地法律法规/增设关于…的细则规定/颁布…的条文条例/出台…的政策规定/建立健全…的体制机制、长效机制等。 4. 目的:奠定法律法规基础/弥补制度漏洞。 5. 对策呈现:完善法律法规。全国人大要加快电子商务立法、填补法律制度的空白。 3. 行政层面: 1. 主旨句关键词:开导专项整治/开展整治活动。 2. 主体:政府部门。 3. 手段:下达行政命令/下达整改通知/开展专项整治/要求停业整顿等。 4. 目的:杜绝负面现象/解决突出问题。 5. 对策呈现:开展专项整治。针对群众反映的作风问题,开展作风整治专项行动,保证党内风清气正。 4. 经济层面: 1. 主旨句关键句:提供资金保障/增加资金投入 2. 主体: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业。 3. 手段:出台财政和货币政策/加大财政投入/设立专项基金/加(减)税/提供金融信贷优惠/吸引社会资本加入行装。 4. 目的:解决资金问题/提供发展条件。 5. 对策呈现:增加资金投入。政府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鼓励银行在贷款政策等方面给予优惠,积极社会资本参与农产品生产。 5. 监督层面: 1. 主旨句关键句:加强监督/加强监管 2. 主体:政府部门、人民群众、媒体。 3. 手段:落实责任考核/开通举报电话或信箱/建立网络举报平台/媒体曝光/召开听证会/成立监督领导小组等。 4. 目的:杜绝违规操作/实现全方位监督/提升监督效能/提高干部的积极。 5. 对策呈现:加强监管。政府部门要畅通群众信访举报渠道,加强对干部作风的监督管理。 6. 执行层面: 1. 主旨句关键词:建立奖惩机制/开展行政问责 2. 主体:政府部门。 3. 手段: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严厉惩罚/把…纳入考核标准/明确工作职责/开展网络问政/完善纠偏机制/改进执法方式等。 4. 目的:倒逼干部积极主动作为/实现能者上、庸者下。 5. 对策呈现:建立奖惩机制。对积极问题、实干的干部进行物质奖励,对不作为、懒政怠政的干部严厉惩罚,倒逼干部积极主动作为。 # 贯彻执行题 ## 题型介绍 ### 题型分类 1. 宣传演讲类<br>写作目的是向受众介绍经验、事迹、活动或回应社会关切等,旨在让其理解和接受,并落实到行动中。<br>框架可参考如下形式:标题+称谓+开头(背景介绍)+主体(具体内容)+结尾(发出呼吁)+落款。其中称谓、落款根据文种不同可省略。 2. 总结说明类<br>写作目的大多是总结、报告成功的经验作法。<br>作答思路框架可参考如下形式:标题+称谓+开头(背景介绍)+主体(主要内容)+结尾+落款。其中称谓、落款根据文种不同呆省略。 3. 方案建议类<br>写作目的多是对某项工作提出意见、作出安排,提取的要点就以对策为主。<br>作答思路框架可参考如下形式:标题+开头(背景介绍)+主体(提出建议)+结尾(总结上文)。部分文种根据实际情况,需加称为和落款。 4. 观点主张类<br>部分题目的作答场景、身份关联并不密切,设置场景和身份只是为了引出作答任务。<br>部分题目并未给出明确的观点,需要考生仔细阅读材料,形成自己的观点。作答思路框架可参考如下形式:标题+称谓+开头(背景介绍)+主体(话题分析)+结尾(总结提升)+落款。 ### 核心要求 1. 内容要求 1. 要点内容具体 2. 文书架构清晰<br>层次分明,即文书呈现出清晰的结构框架。文书要由开头,结尾(有时可省略)几部分清晰展现,呈现出“总—分(—总)”的层次。主体部分要依照题目要求和材料的层次,从几个方面分别书写。如题目要求“围绕卢作孚的乡村建设理念及其现实意义,写一份导学材料”那么,答案的主体部分就要从“理念”和“现实意义”两方面来组织,呈现出清晰的层次。<br>有逻辑性,即行文的逻辑思路要正确、合理,以保证文书的结构前后连贯,严密有序。 3. 符合客观实际 2. 身份要求<br>身份定位不同,决定了职能范围、可采取的措施及语言风格的不同。 1. 自身的身份定位 2. 受众的身份定位<br>明确受众的身份定位,即明确受文对象的身份。考生在作答前,要确定行文是面向机关内部还是面向社会大众,是上呈上级机关或领导审阅还是下发下级机关执行,或是向平等机关发文。行文目的不同意味着受文对象不同。 3. 格式要求 4. 语言要求 ## 技巧强化 ### 宣传演讲类 #### 讲话稿 格式,讲话稿的格式包括标题和称谓。 1. 标题<br>讲话稿的标题分为三种形式。 1. 把讲话主题作为标题,体现讲话的主旨,如《当干部就要敢担当》 2. 由讲话人的姓名、职务、事由和文种构成,如《XX省长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讲话人有时可以省略。 3. 复式标题,主标题一般用来概括讲话的主旨或主要内容,副标题则用来说明讲话者和讲话场合,也上面两种形式的结合,如《进一步学习和发扬鲁迅精神—在鲁迅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2. 称谓<br>讲话稿的称为在申论老式中比较容易把握,考生只要根据题干正确判断受文对象,然后将其顶格书写即可。 正文,讲话稿的正文通常由开头+主体+结尾组成。 1. 开头:吸引听众,亮明讲话缘由。<br>写作开头时,应当用简洁的文字把要讲的内容概述一下,说明讲话的缘由或者所要讲的内容重点,借此引入地方讲话的主题。<br>讲话稿的开头通常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 1. 一是常用开头语。包括欢迎与会人员的到来、表明自己的与会身份、感谢会议邀请等内容。 2. 二是观点类表述。一般来说,需要点明讲话背景、此次讲话主题等,让听众一开始就明白此次讲话的观点和主张。 2. 主体:紧扣主题,有主有次 3. 结尾:总结发言,提出希望和要求。<br>有时作答字数限制比较严格,并且结尾上没有实质性要点,那么我们也可以 将其省略不写。 #### 宣传稿 宣传稿的特点是语言较为生动、通俗、鼓动性强。一般来说,对内的宣传要严肃,以理服人;对外则以温和为主,以情动人。为此,宣传稿在写作之前要明确是属于组织内容的宣传还是对外宣传。 格式,宣传稿的格式要素为标题。标题应该清晰、新颖、能够凸显特色和亮点,确保宣传内容一目了然,能够激发阅读兴趣。 正文,宣传稿的正文通常由“开头+主体+结尾”组成。 1. 开头:高官显爵事由,引出宣传主题 2. 主体:全面论述,突出特色亮点<br>务必重视宣传的本身意义和作用,恰当展现宣传内容。 1. 全面论述,即有什么说什么,务必实事求是坚持以材料中的事实为主体。二是突出特色亮点,抓人眼球。 3. 结尾:强调宣传主题,展望号召。 1. 对于以说明为主要方式,用来宣传功能、方法、事迹、发展过程等的宣传稿,常在结尾进行总结,进一步强调宣传主题。 2. 对于目的是扩大受众面,以使更多人参与的宣传稿,常在结尾呼吁、号召大家积极行动起来。 #### 公开信 格式:公开信的格式要素包括标题、称谓、落款。 1. 标题<br>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 居中写“公开信”三个字。 2. 采用“(发信方)+(涉及问题)+受信方+文种”的写法,如《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有时,会省略“发信方”和“涉及问题” 3. 采用复式标题。<br>一是主标题点出公开信的主题,副标题选用上面介绍的第二种形式,二是主副标题颠倒过来,主标题选用上面介绍的第二种形式,副标题点出公开信的主题。 2. 称谓 3. 落款<br>在正文之后另起一行写明发信单位或个人姓名,然后再另起一行写明发信日期即可,日期有时会省略。此外,如果标题已写明发信方,那么就可以不周署名。 正文: 1. 开头:阐明原因及背景<br>开头主要用于介绍写作公开信的原因和背景,即为什么要写这封信。偶尔,公开信也会先写些表示关怀、问候和祝愿的话。 2. 主体:分析阐释+措施建议<br>分析阐释是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即阐明问题是什么,或者阐述重要意义,或者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br>措施建议则是对接下来的行动作出说明,或者针对问题提出就采取的对策,或者对公开信的受众提出建议,或者对庆祝活动作出具体安排,等等。 3. 结尾:形式灵活,言之成理即可<br>有时,这部分并不会单独成段,会和主体部分一起书写。 #### 报道 格式:标题是报道的眼睛,拟写标题要注意:一是要体现主题;二是要简洁,一般采用单层标题;三是有吸引力,务必揭示新闻报道中最重要、最吸引受众的信息。如《时代楷模XX先进事迹座谈会举行》 正文:正文通常由“开头+主体+结尾"组成 1. 开头:揭示核心内容,吸引读者<br>开头要直入主题,这里提供两种申论考试中较为实用的开头写作形式: 1. 概述式。通过归纳概括,在开关点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基本要素,使读者先有一个整体认识。 2. 评论式。一般说来,报道的开头就尽量避免发表评论,但有些报道新事物或典型经验、重大事件的新闻,其意义不易被读者迅速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开头中添加一些简洁的评论,以明确作者观点。 2. 主体:进一步解释导语,集中叙述<br>一些报道会在主体部分拟制多个小标题,分别统领不同部分的内容。 3. 结尾:总结提升,有时可省略。 ### 总结说明类 #### 调研报告’ 格式:调研报告的格式要素包括标题和落款。 1. 标题<br> 1. 公文式标题:主要写法为”发言机关+(关于)+事由+文种“,如《中央组织部关于全国大学生村官工作推进情况的调研报告》。有时发文机关可省略。 2. 正副式标题:正标题一般为调研报告的主题思想或主要内容,而一些研究讨论性的调研报告的正标题也可以通过设问的形式来引起读者的兴趣;副标题则为调研的事项、范围及对象。 2. 落款<br>调研报告的落款一般要求写明调研单位的名称及时间。但在申论考试中,调研报告的落款也常常可以省略不写。 正文:调研报告的正文通常由“开头+主体+结尾”组成。 1. 开头:介绍背景,引出下文。<br>交代调查背景,内容一般包括调查目的、时间、方法、范围、对象、基本观点、调查经过、主要收获等。 2. 结尾:得出结论,提出希望。<br>调研报告的结尾,要简洁明了地得出调研结论或展望未来,有时可省略。 #### 汇报材料 格式:汇报材料的格式要素一般为标题,主要有三种写法: 1. 两项式标题:事由+文种。这是汇报标题常用的写法。 2. 三项式标题:发言机关+事由+文种。 3. 自由式标题 正文:汇报材料的正文由“开关+主体+结尾组成”。 1. 开关:总述背景,介绍情况 1. 汇报材料的开头主要是总述工作情况。在总述结束后,通常会使用惯用的过渡性语句如“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引起下文。 2. 主体:突出重点,纲举目张 3. 结尾:作出总结,可以省略 #### 简报 格式:机关工作中的简报格式包括报头、报核、报尾三个部分。 报头,在简报首页的上方,包括简报名称,期号,编发单位,编发日期,下面需用一道横线将报头与报核隔开;报核,是简报的核心部分,包括标题、形状、主体、结尾;报尾,在简报最后一页下部,用一道横线与报核隔开,左侧写明发报范围,右侧写明印刷份数。 ![示例](https://lolisis.com/usr/uploads/2023/01/2858423181.webp) 在实际的考试中,由于给定资料和作答字数的限制,试题并不要求写出报头和报尾。 报核中的标题主要有两种:单选标题和双行标题。 1. 单行标题<br>即标题是能够概括简报主要内容或核心主旨的一句话。常用写法为“主体+做法”,或直接用一句话点明全文主旨。 2. 双行标题<br>即主副标题,一般主标题体现全文主旨,副标题作进一步补充说明。 正文:由于简报的格式比较复杂,所以公务员申论考试对简报格式的考查较少,主要考查正文。简报的正文通常由“开头+主体+结尾”组成。 1. 开头:开门见山,切入主题<br>用简短的文字,准确地概括报道的内容,说明报道的宗旨,引导读者阅读全文。写作开头的要求是“开门见山”,要一开始就切入基本事实或核心问题,给人明确的印象。 2. 主体:反映情况,介绍做法 3. 结尾:总结全文,可以省略 #### 导言 格式:导言的格式较为简单,只有标题。一般采用以下两种形式: 1. 将“导言”作为标题。导言、引言、序言、前方、绪论等,都可以直接作为标题。如果导言篇幅很短,可以不另起一行,以”导言:“的形式和正文写在一起 2. 以主题作为标题。将导言的主题或写作目的提炼出来作为标题,一般适用于导言主题鲜明或有宣传展览目的的情况,如《山路风景—XX作品展导言》。 正文:导言的正文通常由“开头+主体+结尾”组成。 导言的正文通常由“开头+主体+结尾”组成。 1. 开头:概述背景,主题鲜明<br>导言的开头,要求概括性地指出作者的创作宗旨、创作目的。开头篇幅不宜过长,且应该观点清晰、明确,内容抓人眼球。 2. 主体:介绍作品,条理清晰<br>内容依作品内容而定 3. 结尾:总结全文,给予评价 #### 编者按 格式:编者按不像其他文书有“标题”这一基本格式,因而考生很容易忽视掉它的一个小牲,即“编者按”这三个字。考生在写作时还要忘记在行文前写上“编者按”,这是报刊上按的固定格式,但是在文书中也有“编者按:这样的形式,考生可依据实际情况而写。 正文,编者按由于篇幅矮小,一般不会分段书写,也就没有明显的“开”“结尾”等结构,其内在逻辑一般包括“引语—主体—结语”三部分。 1. 引语:引出话题背景<br>如果篇幅很小,也有可能省略引语 2. 主体:介绍人物事件 3. 结语:总结编者观点、 ### 方案建议类 #### 建议书 格式:建议书通常包括标题、称谓、和落款三大格式要素。 1. 标题<br>通常为“关于XXX的建议”,如《关于推广节约用水滴灌技术的建议》;如果不需要突出建议的内容,也可以只写“建议书” 2. 称谓<br>根据具体建议对象来确定,提出的建议希望得到哪些人的响应,称谓就写哪些人。 3. 落款<br>在右下角写出提出建议的团体的名称或个人的名字,并附上成文日期。<br>在作答字数不充裕时,落款及称谓均可略去;在题目明确要求不考虑格式时,此时格式已不占分值,留有格式不仅占字数,还可能给阅卷者留下审题不仔细的不良印象。 正文:建议书的正文通常由“开头+主体”组成,一般不需要写结尾。 1. 开头:陈述问题意义,讲明目的来由<br>简要介绍成绩、问题等,随后可用“现提出如下建议/意见”作为过渡句,以引出下文的具体建议事项。<br>开头部分并非建议书的主体内容,因此一定要简洁明了,切勿舍本逐未。 2. 主体:对策为主,层次清晰<br>主体部分面对的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建议事项可以根据给定资料中的观点、意见等直接得出,或者根据问题、原因等进行反推另外,如果可以利用的材料很少,无法推出足够多的建议,那么就要联系社会实际和个人认识来适当发挥,但要注意对策的针对性和可靠性。<br>具体到每条建议,可以采取**“主旨句+具体阐述”**的形式来表述。 #### 工作要点 格式:工作要点类文书无须考虑格式,按要求列明要点即可。 正文:分为以下两个部分: 1. 目标任务,即提出工作事项及要达到的期望目标。先写总目标、总任务和完成时限,再分别写各项具体任务。目标要切合实际 2. 措施与步骤,即开展工作的具体做法,包括采取什么样的工作方法,安排多少人力、物力、财力等,预估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 观点主张类 #### 短评 格式:短评的格式要素较为简单,只有标题。一般采用评论式标题,需要展现自己的观点主张,不同程度地表明对所要论述的问题、现象、事件等的态度和看法,使读者一目了然。 正文:短评的正文通常由“开头+主体+结尾”组成。 1. 开头:亮出观点,态度鲜明<br>观点通常会由中介绍的问题、现象、事件等自然引出。 2. 主体:为观点服务,议在实处。<br>遇到材料中正反面论述都有的情况,在分析昌不能只谈自己支持的,而是要全面分析,并把自己支持的内容作为重点,这样才有说服力。 3. 结尾:总结陈述,指明发展方向。<br>结尾,针对分析的问题、原因推导出对策或是简单指明发展方向。若因题干要求和材料限制,不能从措施建议部分展开,便就考虑直接进行总结提升。 ## 附录1 提纲 ### 常考类型 近年来加大了对提纲类贯彻执行题的考查力度,主要考查了宣读提纲、讲话(发言)提纲、调研报告提纲、情况介绍提纲、意见提纲、经验总结提纲等。 ### 作答基本要求 1. 生内容、轻格式。 1. 部分题目的作答要求中通常对内容作出相应要求,如“要点完整”,提示考生要注重对要点进行准确提炼、完整表达。 2. 有的题目会指定内容,比如2020年国家省级申论试卷第四题要求“撰写调研报告中’问题’与’建议’这两部分内容的提纲”,那么答案就只写问题和建议两部分内容即可。 2. 呈现纲目性![2023-01-24-21-21-26.webp](https://lolisis.com/usr/uploads/2023/01/3947936068.webp) ## 附录2 简单来说就是800-1000字的贯彻执行题 ### 常考类型 和常规贯彻执行题相似,会给出作答情景、作答任务及具体的文书类型等信息。天空公务员考试真是可以发现,“大公文”主要考查了宣传稿、讲话稿(发言稿)、公开信、宣传稿、短评、推荐材料等文书,其中以宣传稿、讲话稿(发言稿)、公开信居多,偏向于考查宣传演讲类应用文书。 ### 作答基本要求 “大公文”的作答基本要求主要有四点:字数达标、结构完整、格式完整、格式正确、语言准确。 1. 字数达标<br>不仅要放在提取要点、加工要点上,还要重视对字数的扩充,确保字数达到标准。此外,此类题目对考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要求较高,考生不仅要从材料中提取相关要点,还要根据文书特点遣词造句、优化表述,丰富文书内容。 2. 结构完整 3. 格式正确<br>因为字数较多,所以若题目无明确要求,应该严格按照文书格式要求规范书写。 4. 语言准确 1. 立足材料<br>答案要源于材料,主题也要源于材料,也就文书的观点要与材料保持一致。 2. 表述规范<br>写作需要把握语言的规范性,即在词语运用、句式变换、语气选择、等方面符合表达目的,不出现歧义,要避免使用方言俚语、口语、网络用语、不必要的英文单词等,而应使用书面用语,机关用语、惯用语。 # 申发论述题 ## 题型介绍 ### 题型分类 1. 话题作文<br>话题作文是指结合对一句话或几句话的理解写文章,立意通过阅读通篇材料,深刻理解句子的意思及其与材料的关系来确定。<br>“深入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以…为话题”是常见问法。<br>话题作文要么给定一句话或几句话,要求根据对句子的理解定文章,要么给定话题关键句,要求 考生发散思维写文章。话题作文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更大,发挥的余地更大,但难度较高,容易跑题 2. 主题/命题作文<br>一些申发论述题会通过给定标题,关键词等明确告知写作主题。<br>该关键词是文章立意的依据,考生城紧紧围绕给出<br>该种命题形式对于考生而言,一般容易确定文章写作的核心,较少出现偏离主题的情况,难度较低。 ### 核心要求 1. 观点明确<br>观点即考生文章中的论点。观点明确即在关键处体现出鲜明的论点。 2. 见解深刻<br>见解深刻,是对文章立意构思的尝试要求。在作答申发论述题时,尤其要注意提炼观点、分析论证的深刻性,即对于 文章主题的认识和分析不可就事,游玩表面、过于肤浅。<br>要做到见解深刻,需做到以下两点: 1. 强化整体阅读。在此基础上,或借助其他题目的提示,或借助重点材料的总结等,清晰地梳理材料整体逻辑,把握材料的主旨脉络,从理论上、本质上作出深入分析,这样才可能使文章见解较为深刻。 2. 提高政治站位。结合时政热点的背景知识,把研究的问题“吃透”,抓住要害和本质,例如“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互补”话题,其本质是考查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的齐头并进,因此文章最好能站在城乡协调发展的高度展开。这就要求考生要不断强化政治政府素养,提升“吃透”问题的能力。 3. 思路清晰<br>在动笔写作前,为文章搭建一个整体框架。具体体现在:文章整体结构思路清晰;分论点论证思路清晰;分论点谁过程可纵使运用全面分析、递进分析、辩证分析、对比分析等多种思路。*后面会教,这里不啰嗦了* 4. 联系实际<br>联系实际,指申发论述过程中,围绕文章主题,紧密结合当前社会现实和个人生活感悟,使文章观点与谁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内容更丰富,说理更深刻。<br>要做到“联系实际”,考生应该站在政府角度,结合材料与当下的国情、社情、民情等实际分析、提炼观点,并能够援引材料中及个人知识储备中的理论、事实作为论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而非泛泛而谈。 5. 语言流畅<br> 1. 规范 1. 使用规范的语种。国考申论“指定的语种”是规范的现代汉语及其对应的简体字。禁止使用古文、半文半白、方言、不必要的英文单词或网络语言。 2. 保用规范的文字,不写错别字。 3. 使用规范的语法。不能为求句式整齐而使用错误的语法语序。 2. 准确 1. 概念清楚,不能产生歧义。在申发论述中,但凡容易产生歧义的句子或词语都还要使用。 2. 不要误用某些词语或句子,尤其是近义词 3. 把握分寸,褒贬恰当。要掌握词语的感情色彩,避免出现过于绝对化的语句。 3. 灵活<br>对于政府性的题就要严谨、规范,适当使用政策性表述以体现考生的理论政策水平,同时也要避免词句表达太过晦涩难懂,降低文章的可读性。 ### 赋分简析 ![2023-01-25-18-35-14.webp](https://lolisis.com/usr/uploads/2023/01/3847287477.webp) ## 技巧强化 ### 确定立意 1. 多数情况下,题目都会对文章的主题、立意依据等作出一定的限制与说明,这对考生确定文章的立意有重要指导作用。为此,考生在确定立意时,第一步就要读题目,找到提示写作的核心内容。 2. 深挖材料 1. 详解重点材料<br>在申发论述题跳,往往会要求考生深入思考材料中的某句话,从而进行写作。所以该则材料一般也是考生需要关注的重点。对于重点材料,通常要采用找材料关键句的方法进行阅读。一般来讲,材料中会有一些同写作主题关系密切的关键句,如画线句、政策权威表述、观点性语句等,这些关键句能帮助我们理解材料观点和,对确定语句立意具有指导性作用。此外,材料中还可能出现主旨句,即概括材料内容、思想的一句话。考生需准确把握材料关键句,从而归纳材料大意。 2. 梳理材料逻辑<br>善于梳理材料整体逻辑,能帮助考生深化对题目的认知,确定文章立意。 ### 谋篇布局 1. 结构<br>申论文章常见的结构有分析问题型、解决问题型和论证A与B型。<br>具体采用哪种写作结构,需要结合题目和立意所提示的写作方向来确定。 1. 分析问题型<br>一般来说,申论文章的写作会遵循“提出问题—分析谁—总结提升”这一基本的逻辑构架,在这一框架之下,考生可进行灵活发挥。“分析问题型”即在这一基本思路之下,将“分析论证”作为文章重点论述对象的文章写作模式。<br>分析问题型逻辑形式就是首先针对问题提出总论点,其次提出分论点对问题进行分析论证,最后对文章进行总结提升。其中,我们阐述分论点时,可以从问题的原因、影响、危害等方面进行分析。<br>分析问题型适用于要求分析论证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意义的题目。若文章题目中明确限定了写作内容是“XX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意义”等,则此文必须依照分析问题型结构来写作。 2. 解决问题型<br>首先要针对问题提出总体对策,然后根据总体对策提出具体对策。对问题的危害、原因或解决必要性的分析、可以在提出分论点前集中论述,也可以在提出分论点后分别论述。最后,文章结尾要对全文进行总结提升。 3. 论证A与B型<br>显然,文章要论证的对象不止一个。因此,行文中首先要将不同个体(观点)明确点出,其次在把握不同个体内涵的基础上,对个体(观点)之间的辩证统一、是非取舍、并列并存等不同关系进行分析和阐释,然后确立个体间的关系,结合理论、实际进行阐述,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提升。 2. 素材 1. 从材料中改编论据<br>几种改编材料的方式: 1. 概括鲜明论据<br>有些申论材料会介绍一些典型人物的事迹或某些地方的先进经验,在论证过程中,可以根据设置的分论点,恰当选择这些事例并对其进行深入剖析,以达到更好的论证效果。 2. 归纳同类论据<br>在某些情况下,单独的整合难以全面地论证分论点,且内涵不易展开,这时可以结合材料中的其他同类事例,共同论证分论点。 3. 正反对比论据<br>在论证过程中,有时单纯使用下面事例难以达到理想的论证效果。在此类情况下,可以从材料中选取正反两方面的事例,以正反对比的形式,提高论证的说服力度。 2. 立足材料,联想论据素材<br>要想更进一步提高写作文章的水平,还要立足材料,联想一些论据素材。 ### 书写成文 按照文章的基本构成要素,从标题、开头、主体、结尾四个方面进行书写加工。 #### 标题 1. 基本写法 1. 主题词+对策<br>标题由主题词和表对策的词句共同组成,其中“对策”包括手段、措施、方法、途径、模式等。 2. 主题词+意义<br>标题由主题词和表意义的词句共同组成、其中“意义”包括作用、影响、成效、展望等。 3. 概括提炼句子<br>在要求结合一句话或几句话写作文的情况下,一般是找出句子的核心主旨,然后加以概括提炼,拟出标题。 2. 优化方法<br>*看看就好,反正你暂时也学不会。* 1. 比喻<br>一定要注意,比喻要恰当,不可生搬硬套,导致不能清晰地表达出核心观点。 2. 对仗 3. 引用<br>引用,通常指在对要引用的词句比较熟悉的情况下,进行化用,使标题意蕴更加丰富,彰显文采。<br>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古诗词等可以说是经过时间验证的精华,如能切合主题、文义,恰当地运用到文章标题中,便可以使其意蕴丰富。但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写作的严谨性、规范性,运用时一般要用到其常用含义,这样才会为人所理解,而不致引起歧义,影响得分。 #### 开头 1. 阐释主题<br>写作思路:阐释主题+展开分析+亮明观点。必须做到理解深入,阐释到位,切不可浮于表面,泛泛而谈。 2. 实例导入<br>写作思路:一个或多个实例+展开分析+亮明观点。举例的同时,要注意融入自己的思考,做到举例恰当、分析透彻。 3. 古今对比<br>写作思路:古代事例(过去)+现代事例(现在)+亮明观点。这种写作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展现考生深厚的知识储备,但采用这种方式时一定要确保使用的事例切合主题和论点,以免出现张冠李戴的问题。 4. 引经据典<br>写作思路:恰当引用+主题阐释分析+亮明观点。要求考生首先引用名言、诗句、俗语、谚语、党和政府的政策文件等来引出写作主题,继而对写作主题进行分析、阐释,引出文章总论点。 #### 主体 1. 核心要求 1. 论点选取准确<br>第一,论据与论点一致。<br>第二,论据确凿。论证中所用的论据都是真实、正确的,没有虚构的成分,没有错误的内容,从而产生令人信服的效果。<br>第三,论据典型。这要求所选的论据具有挖根性,应选取大家熟知的理论程事例。 2. 论证说理充分<br>申论文章的论证,不但要选取准确的论据,还要对论据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证明论点。 3. 论证方法多样 2. 论证技巧 1. 基础论证方法<br>写作思路:亮明分论点+概述现状+分析原因/影响+总结。<br>基础方法就是在段首点明分论点,继而联系实际展开具体分析,既可以是影响、发展趋势等,目的是通过分析证明论点的准确性,段尾常常要对前面的分析阐释进行总结,或是简单提出对策。 2. 举例论证<br>写作思路:亮明分论点+事例介绍+分析+总结 1. 第一步:准确选取事例。<br>一是巧用申论材料,找准使用材料的角度。二是活用联想素材。立足材料联想获得论据。 2. 第二步:恰当叙述事例。<br>叙述事例力求简明扼要;所用事例即使较为生僻,也要力求简单,尽量不超过100字。叙述事例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个<br>一是叙述故事法。不过要注意的是,有些材料并不能直接证明论点,还必须根据论点的需要,将事例中隐藏的本质意义挖掘出来,增补一些与论点相近甚至相同的词句。<br>二是概括排比法。概括排比法。选取一组能论证同一论点的事例,尽量古今中外都有,然后对整合进行高度概括,一个整合凝练成一句话,以排比形式出现。 3. 第三步:充分议论事例。<br>议论事例最常见的方法有两种:<br>一是原因分析法。即根据具体事例中的结果,由果索因,用原因与结果的必然联系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和可靠性。<br>二是假设分析法。在概述具体事例后,或从正面或反而提出某种假设,改变事物存在的条件,并就此分析结果的变化。 3. 引用论证<br>写作思路:亮明分论点+引经据典+深入分析+总结<br>引用的内容通常有两类:<br>一是名言类,包括领导人讲话、专家学者的观点、名言警句、古诗词、俗语、谚语等。<br>二是原理类,包括木桶原理、蝴蝶效应、囚徒困境、马太效应等理论定律。一定要注意阐释原理效应的内涵,并且建立原理与观点之间的关系。<br>引用论证有以下两种常见方法:<br>第一种:直引式,比如“XXX曰”,“XXX理论认为”。<br>第二种:镶嵌式<br>把引用的理论论据组织进自己的叙述或议论,变成自己话中的一部分引证方式。这样的引用没有特殊要求,且相对于直引式来说,形式较为灵活,出错机会较少,推荐考生使用。 4. 对比论证<br>写作思路:亮明分论点+引入比较对象+分析差异+总结<br>把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对比论证不能停留在举例阶段,还要对例子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常见的有以下两种对比情况: 1. 第一种:正面与反而对比<br>正面与反面对比是比较常用的一种对比方法,对比效果明显,可以列举一个正面的例子和一个反面的例子,也可以举一个例子,里面含有正反两种因素。 2. 第二种:现在与过去对比<br>同一个事物,可以进行今昔对比。 5. 反面论证<br>具体做法为: 1. 提出正确观点(可为总论点或分论点)—找出与正确观点相矛盾的反面观点—证明反面观点存在谬误—强化正确观点 2. 引用错误观点—找出与错误观点相对的反而观点—证明反面观点的正确性—得出结论 #### 结尾 1. 照应前文 1. 照应标题<br>写作思路:引入话题+照应标题+深化主题 2. 照应开头<br>写作思路:引入话题+照应开头+展望未来<br>结尾可直接以中心论点的类似表述引入,结合对未来的展望,强化中心论点与未来发展间的直接联系。 2. 总结论点<br>写作思路:引入话题+总结论点+意义阐述 3. 展望号召<br>写作思路:总结成绩+展望号召 Last modification:February 24, 2023 © Allow specification reprint Like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留下评论。